航油天津分公司油库秋季换季工作纪实
- 编辑:如见肺肝网 - 67航油天津分公司油库秋季换季工作纪实
清理腾退长江干流岸线也成为改善长江生态的重要一环。
这样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既达到有效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又使A、B级标杆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生产不受影响。在移动源污染控制上,除了淘汰老旧车辆130余万辆外,还登记备案非道路移动机械10万台,建立起生态环境、公安交管、交通运输部门联合监管、执法模式,开展柴油货车专项整治,累计抽查柴油车512万辆。
强化科技支撑,建成网格化微站2750个,未来7-10天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超90%大气污染怎么治?首先要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全省累计收获优良天数322.8天,优良率达到92%,提前15天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目标。赵乐晨透露,目前我省共有11个空气质量达标城市,预计到今年底,还将增加2-3个达标城市,达标城市比例将达到60%以上,超额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达标城市比例超50%的奋斗目标任务。具体而言,即按照高排多限、低排少限、不排不限的原则,分A、B、C、D四级确定应急减排比例,实施差异化减排。借鉴夏季臭氧攻坚经验,四川省正在对成都、绵阳、自贡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开展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帮扶,截至目前共检查点位1100余个,推动问题整改近600个。
具体举措是,聚焦源头减排,加快调整产业、能源、交通、用地四大结构,以工业源、移动源、城市面源为重点,全力削减污染排放总量,减缓污染物累积。今年以来,针对冬季不利气象条件,四川省启动2次区域黄色预警,15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统一应急、统一行动,加大减排和错峰生产力度,有效减缓污染物累积,全省未出现重度污染天气。长期以来,广东省通过行政主导、问责推动取得一定成效,但节能减碳形势仍然严峻。
目前,全省城市公交电动化率达到93.5%,广州、深圳、珠海、汕尾均实现公交车100%电动化。广东碳排放配额交易量、交易金额均居全国第一二氧化碳气体虽不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却是引发全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曾雪兰介绍,所谓碳达峰就是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将慢慢减少。据统计,社区人均碳排放为0.818吨,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5%。
从2010年启动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起,历经十载,广东超额完成超44%的碳排放下降目标。一直以来,广东非常重视低碳工作。
达能(中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中山工厂于2017年开展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累计光伏发电超过8240MWH,减排二氧化碳约8212.4吨。如乘坐地铁出行、节约用水等,个人践行低碳行为即可参与碳减排认证。碳普惠正在成为推动节能减排、新能源发展、精准扶贫、生态补偿、普及公众低碳意识的重要市场机制。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是对国内的动员令,意味着我国在持续为减缓气候变化影响做贡献的基础上,按下了减碳的加速键。
没想到我们世世代代守护的山林可以直接换来收入,绿水青山果真就是金山银山,以后我们要更加努力地爱林护林。中山市小榄低碳发展促进中心主任何益清介绍,由社区、企业共同参与的光伏发电项目经碳普惠核证减排646吨,切实地为广东碳减排贡献力量。碳普惠助推生态扶贫理念走向现实为鼓励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加入到低碳减排的行列中,广东开展碳普惠制试点已有五年时间,在广州、惠州、中山、深圳等城市都取得不错的成果,融入了公共出行、垃圾分类、旧衣回收等领域。十年来,广东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积极探索节能减排工作新领域、新机制
曾雪兰指出,通过碳普惠建立的碳普惠核证减排机制,个人的碳减排量经过核证、量化后,即可换购商品,或者在广东省碳排放交易所出售。因此,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基于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交易成为了高效率、低成本完成节能减碳约束性指标的现实选择。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6.2%。同时,广东大力淘汰落后、高能耗高排放产能,着力实施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据悉,广东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从2010年的14%提高到2019 年的29%。2013年12月,广东省正式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将钢铁、石化、电力、水泥、航空、造纸等六大行业250家左右的控排企业纳入碳市场范围,覆盖广东省约70%的能源碳排放量。目前,全省城市公交电动化率达到93.5%,广州、深圳、珠海、汕尾均实现公交车100%电动化。碳普惠正在成为推动节能减排、新能源发展、精准扶贫、生态补偿、普及公众低碳意识的重要市场机制。中山市小榄低碳发展促进中心主任何益清介绍,由社区、企业共同参与的光伏发电项目经碳普惠核证减排646吨,切实地为广东碳减排贡献力量。据统计,社区人均碳排放为0.818吨,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5%。
碳普惠助推生态扶贫理念走向现实为鼓励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加入到低碳减排的行列中,广东开展碳普惠制试点已有五年时间,在广州、惠州、中山、深圳等城市都取得不错的成果,融入了公共出行、垃圾分类、旧衣回收等领域。如乘坐地铁出行、节约用水等,个人践行低碳行为即可参与碳减排认证。
截至 2019 年底,广州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67.1%,成为首批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碳中和指的是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全部抵消,实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
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是对国内的动员令,意味着我国在持续为减缓气候变化影响做贡献的基础上,按下了减碳的加速键。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有60到70年的过渡期,但中国只有30年时间,这意味着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的速度和力度都要比发达国家大。
中山大学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曾雪兰指出,目前联合国提出要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2℃之间的目标,气候变化情况比较严峻。截至2020年12月,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69亿吨,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8%,累计成交金额34.89亿元,占全国碳交易试点的34%,均位居全国第一。调整绿色能源结构,广州公交电动化达100%曾雪兰指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施将有力倒逼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带动绿色产业强劲增长。一直以来,广东非常重视低碳工作。
广东省定贫困村上洞背靠丰富的林业资源,走上了一条林业碳汇的新路径。达能(中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中山工厂于2017年开展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累计光伏发电超过8240MWH,减排二氧化碳约8212.4吨。
从2010年启动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起,历经十载,广东超额完成超44%的碳排放下降目标。十年来,广东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积极探索节能减排工作新领域、新机制。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总经理孟萌表示,施行以来,减碳增效激励作用明显,超过80%的控排企业实施了节能减碳技术改造项目,超过60%的控排企业实现单位产品碳强度下降。在中山市小榄镇北区社区,部分家庭设有太阳能光伏屋顶、太阳能充电桩、雨水回收、太阳能路灯等低碳设施,低碳生活的理念逐渐融入社区居民日常生活。
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达成了共计95503吨的省级碳普惠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中,上洞村获得了155.8万元收入。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64.5%。上洞村村民刘保成说道。长期以来,广东省通过行政主导、问责推动取得一定成效,但节能减碳形势仍然严峻。
未来,在目前低碳工作的成果基础上,广东省将严格控制全省煤炭消费总量,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核电,推广碳捕集等先进低碳技术,为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承诺贡献广东力量,推动全省二氧化碳排放在全国率先达到峰值,珠三角城市群在全省率先达到峰值。基于碳普惠制,生态扶贫的市场化理念逐渐走向现实。
广东碳排放配额交易量、交易金额均居全国第一二氧化碳气体虽不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却是引发全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曾雪兰介绍,所谓碳达峰就是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将慢慢减少。
据统计,控排企业累计购买了150多万吨的林业碳汇、分布式光伏类等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的省定贫困村以及生态发展区带来2500万元收入,为广东的精准扶贫、生态扶贫提供了有效的补充手段。中国为何要提出这样的目标与愿景?广东省如何付诸努力?正值《巴黎协定》签署五周年之际,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梳理了广东省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十周年所取得的成就。